top of page
作家相片HashKey Group

HashKey Group 董事長兼CEO肖風演講全文:《迎接Web3的「1995時刻」》


4月9日,在2024香港Web3嘉年華的閉幕儀式上,萬向區塊鏈董事長、HashKey Group董事長兼CEO肖風博士發表了對區塊鏈及Web3行業應用大爆發的深度觀察。肖風博士認為Web3即將迎來自己的 「1995時刻」,並全面分析了這一時刻到來的基礎框架,以及到來的時機。此外,肖風博士還在本次嘉年華上發布了《Web3新經濟的第一性原理》白皮書。



 


肖風博士認為,區塊鏈已經經歷了從「0-1的階段,經歷了基礎協議、基礎架構的搭建階段,距離比特幣誕生已有15年。接下來,區塊鏈將要進入到應用大爆發,即從「1-10的階段。如果要談論「Web3的1995時刻,就要把時間拉長,從過去兩百年的時間維度來觀察這樣一個偉大的時刻什麼時候開始到來。


第一,四次「技術範式革命」


在過去200年間,技術範式發生過四次重要的革命:


第一次技術範式革命是機械化,以英國工業革命為代表,發生在18世紀中期。


第二次技術範式革命是電氣化,發生在19世紀末,是以電燈、電話為代表的「電氣化時代。


第三次技術範式革命信息化,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是以計算機、互聯網的出現作為代表性事物,叫做「信息化時代。


第四次技術範式的革命是數字化,發生在本世紀初,代表型事物就是雲技術、區塊鏈、AI發展。雲計算的底層技術也是分布式計算,數字化時代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分布式、去中心、自組織。


伴隨著四次技術範式的革命,金融範式、資本範式也配合著有很大的轉型和升級。


第二,四次「資本範式轉變」


配合著「機械化」第一次技術範式的革命,以財團資本為特點的主街模式登上了金融市場的主舞台,赫赫有名的大財團包括摩根士丹利、卡耐基、洛克菲勒等雖然已經不在歷史舞台的中心,但他們都還在。歷史舞台的中心隨著幾次技術範式的革命,金融資本的主角都在不斷地更替。


伴隨著19世紀末的電氣化革命,以金融資本為特色的華爾街模式,開始成為金融市場中的主角,代表型的公司有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在上世紀中葉來到的信息化革命時代,以風險資本為特征的硅谷模式開始出現。我曾經在硅谷的沙丘路上專門徒步走了一個來回,數數那些大名鼎鼎的VC,感受一下他們怎樣改變了金融,同時也改變了科技創新的融資方式。


本世紀初所發生的數字化技術範式的革命是伴隨著一種新的金融資本,所謂加密資本開始逐漸走向歷史舞台,走向金融市場的中心。我們把這種模式叫做加密模式,例如BTC、ETH,2017年的ICO,以及現在大家熱烈討論的STO、IEO、RWA、穩定幣等加密資本。這些加密資本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建立在密碼學和分布式賬本基礎上的新資產類別。


第三,區塊鏈的第一性原理:新記賬方法


我們把200年發展變化聚焦到最近十年,再來看一看基於數字化技術的範式革命,由於技術範式的改變,資本範式上出現了加密資產。加密資產是基於分布式賬本和密碼學技術出現的新的資產類別和資本模式。


如果從根本上,從底層邏輯,從本質上,從第一性原理角度來看區塊鏈,其第一性原理是新的記賬方法。


人類社會經歷過3個不同的記賬方法,最早的記賬方法是單式記賬法,只記收入與支出,並且各自記自己的賬,是私人賬本。


後來出現了復式記賬法,在收入、支出之上,把資產和負債帶入了會計學,但仍然是在私人賬本上記賬。


2009年出來的區塊鏈,作為分布式賬本(DLT),它記錄的是數字價值和網絡價值,並且不再是在私人賬本上記賬,而是在公開透明的全球公共賬本上,大家在一塊記賬,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在一個賬本上記賬。這就是區塊鏈的第一性原理,透明、公開的「全球公共賬本」,所有Web3的創新都是基於第一性原理做的。


第四,記賬方法的千年之變


在人類社會有文字記錄的5000多年時間裡,一共有過三次記賬方法的迭代或創新。可見記賬方法的千年之變對人類的社會經濟確實具有巨大的價值。


最早的單式賬本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了,在蘇美爾地區出土的一塊泥板上發現了賬簿,賬簿就是用單式記賬方法來記賬,只記收入和支出。復式記賬法誕生於十四世紀初,在意大利地中海北部城邦,因為海洋貿易使得貿易變得很復雜,復雜之後就需要有更復雜的記賬方法。海洋貿易涉及到合伙制、借錢、稅收,單式記賬法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這麼復雜的新的海洋貿易了。


第三次記賬方法是在1900年之後的700多年。2009年,隨著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出現,有了新的記賬方法,記錄數字價值和網絡價值的分布式記賬。分布式賬本也可以說是人類數字化生存需求所創造出來的記賬體系。


《數字化生存》這本書預測了人類社會在數十年之後的數字化遷徙,分布式記賬法就是為了數字化遷徙和數字化生存而出來的。


第五,分布式記賬體系的三層結構。


任何一個計算體系都有三層架構,分布式計算體系也不例外。


分布式記賬體系首先有一套記賬方法,復式記賬法、分布式記賬法都屬於記賬方法。同時,有一套賬戶體系,復式記賬法是通過銀行賬戶來給大家記錄價值、存儲價值及轉移價值。Web3時代從銀行賬戶轉變到了加密賬戶,不管是比特幣的UTXO,還是以太坊的賬戶體系,它們都是加密賬戶。除賬戶體系外,還有記賬單位。復式記賬法的的記賬單位是各個國家的法幣。到了分布式記賬體系時,記賬單位就變成了數字貨幣。


第六,記賬方法——經濟與社會文明的基礎


記賬方法對人類的經濟、社會、政治等都有非常大的價值,是經濟社會文明的基礎,兩位經濟學家都曾經討論過復式記賬法是資本主義的核心,是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的發端,如果賬記不出來,那資本主義的經濟文明制度就不可能誕生,公司制、合伙制、金融市場等就不可能誕生,包括稅收。


稅收對於現代國家來講非常重要,要從商業中收取稅收,要先把賬算清楚。意大利復式記賬法從1300年開始發端並不斷完善。中國大概在明朝時期,《萬歷十五年》裡總結明朝失敗的原因提到明朝缺乏數目管理」能力。在當時,中國使用的是單式記賬法,記的是流水賬,數字管理能力相對沒有歐洲發達和完善。會計核算和財務論證其實是問題的一體兩面,明朝顯然缺少會計核算和財務論證的好的記賬基礎。


第七,互聯網的「1995時刻」


回到題目,迎接Web3的「1995時刻」。這個概念是相對於互聯網的1995時刻」提出的,現在耳熟能詳的大型互聯網平台,幾乎都誕生在1995—2005年這十年時間裡,當然有個別例外。我們深究了一下這個現像,發現1995年之前恰恰是互聯網基礎體系架構的成熟時期。

成熟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互聯網從阿帕網(ARPRNet)的架構向萬維網的架構轉移,建立了互聯網體系架構TCP/IP模型。


二是除了基礎架構在1995年之前確定,對終端用戶非常友好的瀏覽器和圖形操作系統也逐漸完善,使得終端用戶能很好地使用互聯網。


互聯網的基礎架構是確定的,使用互聯網的工具和手段是完善的,因此1995—2005年是互聯網應用大爆發的黃金十年」,幾乎所有大型的互聯網平台都誕生在這個時候。


第八,Web3的1995時刻」(一)


什麼時候會發生Web3的1995時刻」呢?Web3的發展歷程有兩大支撐:一是區塊鏈,二是AI。


最早的區塊鏈比特幣網絡」誕生於2009年,最早的AI誕生於60多年前,但直到2014年AlphaGo出現,大家才意識到深度學習可能是AI發展的新路徑。2010年代的上半期恰恰也是Web3兩大支柱——區塊鏈和AI,開始出現階段性轉型的時期。


2015時,區塊鏈圈討論的熱門話題就是區塊鏈和AI的關系」,大家得出一個結論AI是生產力的革命,而區塊鏈是生產關系的革命」,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


第九,Web3的1995時刻」(二)


時間拉到2024年,我們發現Web3的兩大支柱:區塊鏈、AI在2024年都分別來到了終極解決方案關鍵時刻。區塊鏈原來一直存在不可能三角」,如果你只在L1基礎公鏈上做事情,直接部署合約,直接部署應用,那你的可擴展性、性能沒辦法支持大規模應用。同時Gas費、成本也不支持大規模應用。


區塊鏈通過以太坊分片就把基礎公鏈的不可能三角」解決了,基礎公鏈L1這條鏈只負責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可擴展性、性能通過分層解決。今天Vitalik也講到了通過L2甚至未來的L3來解決可擴展性和性能的問題。這證明了區塊鏈的基礎體系架構、終極技術解決方案到這裡就確定了。


同時,AI也一樣,2014年的AlphaGo深度學習模型走到現在的神經網絡模型,AI技術體系架構通過通用多模態的大模型基本上確立了AI的技術體系架構。


當兩個技術體系架構在2024年都發展成熟之後,我們才可能預計到Web3的1995時刻」正好從今年開始到未來的十年,2024—2034年應該是Web3的1995時刻」,這也是最好的Web3應用創新時刻。


大量應用層面的顛覆式創新應該是在這兩個基礎體系架構都確定以後才能支持應用創新。


第十,顛覆式創新


講到Web3應用創新,什麼才是Web3平台的顛覆式創新?大家都說區塊鏈是價值網絡,互聯網是信息網絡。從顛覆式創新的底層邏輯上來講,互聯網平台的顛覆式創新,不管你是電商、社交、滴滴打車、美團外賣,其實你干的事情都是同樣的事情,從最底層最本質的第一性原理來說都是在做信息的匹配,都是在做收集信息、收集數據、精准畫像、高效匹配。


互聯網平台的顛覆式創新最底層最本質的東西是信息匹配」,而Web3平台的顛覆式創新最本質的東西是價值匹配」,創造虛擬世界和數字原生世界。


在數字原生世界裡通過分布式賬本,所有參與者數據主權在手,不再被平台所剝奪,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數據主權,並且這些數據的權利可以攜帶走。


然後再在Token的經濟模型裡共享共同創造價值,同時也共享價值,通過利益相關者經濟制度大家來共創價值和共享價值,而不是你的價值被別人剝奪了。


我想從顛覆式創新的底層邏輯來說,Web3平台從事的是價值匹配的事情。


第十一, Web3顛覆式創新原則


從底層邏輯來看,我個人認為Web3的顛覆式創新可能需要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1)從邊緣到核心。從無到有,從零到一,而不是改造互聯網時代的熱門產品或者顛覆某個熱門產品。而是要從邊緣開始慢慢發展壯大,之後變成Web3世界裡的核心東西。


(2)從原生到孿生。千萬不要走錯了方向,不要從孿生走向原生,數字原生的東西才是顛覆式創新的基礎,才可能產生顛覆式創新。任何利用數字孿生的方法都是在做邊際效應上的改善,顯然不是顛覆式商業模式的創新。


(3)從本性走到顯性。經常碰見有人說微信很火,因此我要利用區塊鏈利用AI做去中心化微信。去中心化的微信是不存在的,社交是人的本性,數千年以來都如此。微信是互聯網時代用信息匹配的方式去滿足了別人本性上的社交或者社交的本質性需求。在Web3的世界裡,一定不會出現微信這樣的社交工具/社交網絡,而是用一些新的工具、新的手段、新的模式去滿足了大家社交的本性需求,不要把這兩個關系也顛倒了。


(4)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做Web3的創新,所謂第一性原理就是要在公開透明的全球賬本上創造價值匹配的新商業模式。


(5)互聯網的1995時刻」除了基礎體系架構成熟外,另外是對終端非常友好的瀏覽器和操作系統也成熟了,使得可以有更多人可以使用互聯網了。我相信,Web3現在也在互換著類似互聯網時期的「瀏覽器」和「圖形操作系統」這樣的終端友好工具。


前面蔣總曾經講到過,AI時期的操作系統可能不是圖形操作系統,可能是自然語言操作系統。所以說,Web3的操作系統可能是基於自然語言的,這就是原創的,從原生出發的,從邊緣開始的,從本性出發的終端友好工具創新。我相信圖形操作系統確實是信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自然語言操作系統可能是Web3時代創新的產物。


第十二, Web3應用創新的技術架構


應用層面的創新一定是在過去十年所搭建的模塊、協議堆棧的基礎上進行Web3的應用創新。過去十年我們做了什麼呢?有分布式網絡,有Web3.0,我們在分布式網絡上搭建了一套分布式賬本——區塊鏈。在分布式賬本上同時搭建了一套分布式金融,DeFi。


在此基礎上,所有Web3的應用創新都是在這樣的網絡基礎上,在這樣記賬系統的基礎上,在金融支持系統上做Web3創新,所以叫做分布式商業。


第十三, Web3應用創新的經濟模型


在2023年香港Web3嘉年華活動的閉幕演講中,我講過區塊鏈應用經濟模型。區塊鏈應用的經濟模型和區塊鏈基礎設施的經濟模型是不一樣的。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基本上是單一代幣經濟模型,因為它是基礎協議。但應用協議出來之後,它可以設計的經濟模型、工具比基礎協議多得多。


我當時提出了三代幣模型」,今天就不詳細講述了。三代幣模型」主要指三種代幣:


一是功能型代幣,是使用權的代幣化;


二是證券型代幣,是所有權的代幣化;


三是NFT,是數字商品和數字服務的代幣化。


所有Web3的應用創新都可能會使用到一種、兩種或三種代幣去搭建你的經濟模型,創新的空間比技術協議多得多、大得多。


第十四, Web3應用創新的共融互通


傳統金融和Crypto金融之間的橋梁,既是Web3技術創新的前提條件,也是Web3應用創新的結果。兩者共融互通是未來的趨勢。


現在至少有五個橋梁在幫助傳統金融市場和Web3金融市場/Crypto金融市場互相打通。


一是,加密資產ETF。


二是,法幣穩定幣。穩定幣之前沒有合規合法的法幣穩定幣,現在香港、新加坡開始出來法幣穩定幣。


三是,STO。今天下午的討論很多有關STO股權的合規合法的代幣化。


四是,RWA,傳統金融資產代幣化。香港彙豐銀行把黃金代幣化了,美國貝萊德把美國國債基金代幣化了,這都是RWA,都是把橋梁建立起來,讓傳統金融和Crypto金融之間能夠互相打通。


五是,持牌交易所。交易所的合規是大趨勢,持牌、合規、受監管的交易所也能夠很好地把傳統金融、傳統投資者和加密市場、加密資產投資打通。


持牌、合規、受監管的交易所扮演了兩個角色: 


(1)加密資產的投資和交易; 


(2)法幣和數字貨幣的兌換。比如在Coinbase,有大量的USDC是通過交易平台發行出去的,它完成了法幣和數字貨幣的兌換服務。


以上,可能才是面向未來十年的完整Web3應用創新的整體框架。

 

236 次查看

תגובות


bottom of page